柳袁照:好老师是千人千面的——教师节读朱永新《师爱的智慧》
团结出版社资深编辑、《师爱的智慧:名家忆老师》责任编辑张晓杰与《中国教师报》运营总监梁颖宁围绕教育大家朱永新主编的《师爱的智慧:名家忆老师》一书展开对话,直播期间还邀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
团结出版社资深编辑、《师爱的智慧:名家忆老师》责任编辑张晓杰与《中国教师报》运营总监梁颖宁围绕教育大家朱永新主编的《师爱的智慧:名家忆老师》一书展开对话,直播期间还邀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
这些年,我总在各类教育场合听人谈论“专业”。课堂设计要专业、教学方法要专业、评价体系要专业,特别强调“专业”,这对。可我始终又觉得,对教师而言,“专业”固然重要,却绝不能是顶在头上的唯一标尺。除了专业,还要有“良知”。
近年来,古文在中学语文课本和高考成绩中占据了更多的比重,家长和学生的焦虑也在同比例增长。迫于高考而硬着头皮读古文,还要死记硬背,效果可想而知。更遑论从文言文阅读中汲取营养,去提升写作能力了。